> 产品知识 > 颚式破碎机结构设计的优化
颚式破碎机结构设计的优化
全国统一销售热线:
0371-67772727
我国自开始生产颚式破碎机以来,很长一段时间里,人们为了使动颚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,能减少磨损,提高处理能力,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。本文就从研究得出的颚式破碎机结构设计的优化进行讲解。
一、主轴悬挂方式
设计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,主轴悬挂高度逐渐从正悬挂向负悬挂变化。正悬挂存在动颚上部水平行程上,机器高运转不稳定,整体尺寸大,加工成本高的缺点。负悬挂可以加大动颚的水平行程,降低机器的高度,减轻机重,改善破碎效果。现在红星重工粗碎用的复摆颚式破碎机一般采用零悬挂,而中细碎用的中小型复摆颚式破碎机大多采用负悬挂。
二、工态啮角
啮角的概念也由传统的几何啮角到工态啮角。工态啮角则是指实际的工作时的啮角,由于几何啮角的前提明显在颚板的部分部位不成立,所以工态啮角有时要大于设计时的啮角,随之将产生一些相应的后果如物料打滑,颚板磨损严重,加剧物料堵塞等。为了改善这些状况,设计出多种的颚板形状。
三、负支承
肘板的支承方式也有正负之分,传统的复摆颚式破碎机主要采用正支承。随着先进的机构设计方法的逐步应用,负支承也得到了广泛应用,即肘板为负倾角的结构。由于负支承型动颚各点的垂直行程要小于正支承的动颚,这样有利于减轻颚板的磨损,提高产品的均匀性,减小损耗。从破碎机的高度来说,由于负支承型破碎机的下端固定铰接点比正支承型靠下,机器的高度要比正支承的低。当负支承型的肘板长度很小时,就演变成为另一种支承方式,即辊承型,也就是支承动颚的变成辊子。
更多相关知识: